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重點任務的披露,也讓此次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地展現在了公眾視野。作為國資國企大省,山東在國企改革方面一向走在全國前列。而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各項重點任務,對于山東國資國企而言既是新挑戰,也是新機遇。
改革重點任務正式亮相
10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志刊發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下簡稱“文章”)。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注意到,這是國資委首次公開發表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行動的行動綱領,本輪改革的重點任務和行動指南也正式亮相。
不久前在濟南舉行的第六屆中國企業論壇上,一場以“改革新征程”為主題的平行論壇,曾向外界公布了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六大要點。
如發揮科技創新作用,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揮產業引領作用,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揮安全支撐作用,著力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建設現代新國企,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提升監管效能,不斷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更好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政治保障。
而從此次《求是》雜志刊發的文章來看,除了上述要點外,還專門強調了要圍繞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大市場化整合重組力度。
文章指出,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化為手段,突出主業、聚焦實業,更加注重做強和做專,推進國有企業整合重組、有序進退、提質增效,從整體上增強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完善主責主業動態管理制度,引導企業做強主業。
同時,要加快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醫療健康、檢驗檢測等關鍵領域整合重組,加大新能源、礦產資源、主干管網、港口碼頭等領域專業化整合力度,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大力推動專業化整合
其實,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雖然早已啟幕,但對于改革的具體內容和措施,并未對外界公開。如今,隨著改革重點任務的披露,也讓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思路更加清晰地展現在公眾視野。
那么把視線放回到山東,作為國資國企大省,山東在國資國企改革方面一向走在全國前列,而提到山東國企改革,戰略重組整合一向是“重頭戲”。此次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再度強調要圍繞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大市場化整合重組力度,這對于山東國資國企而言既是優勢所在,同時也是一次新挑戰。
今年以來,我省多家省屬企業積極推進內部專業化整合和戰略性重組,山東能源集團、山東國投公司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記者了解到,山東能源集團先后將化工、電力、安保消防、建筑施工、財務等多個板塊優化整合,成立了山東能源電力集團、山東能源發展服務集團、山能建工集團等新企業。以山能建工集團為例,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曾在成立大會上表示,優化整合建筑施工板塊,是優化資源配置、保障建筑施工產業穩健發展的關鍵之策,也是持續深化重組整合的一項重要內容。
山東國投公司針對原有產業布局不合理、資金投向分散、收益回報低等一系列問題,堅持化零為整、握指成拳,大刀闊斧推進內部專業化整合,共整合重組各級次企業103家,資產35.73億元,職工3589人,培育了國控資本、國控資產、國控企管、國控設計四個升級版的新專業公司,全面扭轉了相關產業板塊“散、小、弱、低”的不利局面,盤活低效無效資產,積蓄了“國投一盤棋”的發展合力,更加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提升了國有資本運營能力和競爭力。
科技創新為發展基點
在推動市場化整合的同時,完善科技創新機制,更好服務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也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
提到科技創新,浪潮集團這四個字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
“近年來,浪潮集團堅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持續加大科研投入,2020-2022年研發經費投入復合增長率28%。”浪潮集團科技創新部部長蔡偉告訴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今年他們的研發投入強度將繼續提高到8%以上,為科技創新提供資金保障。
“今年新增有效專利4300多件,其中新增有效發明專利4000多件。同時突破了101項重大技術。其中主導參與的分布式全閃系統架構、數據驅動制造過程優化2項技術,被評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突破的浸沒式液冷技術,使生產的液冷服務器制冷能效提高30%-50%;突破的多任務共享GPU技術,可使元宇宙服務器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蔡偉說。
截至今年9月底,浪潮集團已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等1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山東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等近40個省級平臺;突破了服務器系統架構設計、分布式存儲等260多項重大技術;國家以上標準200多項,并牽頭制定了服務器領域全部基礎國家標準;擁有有效專利18000余項,發明專利14000多項。
蔡偉表示,下一步,浪潮集團將在重大技術突破、新產品研發、創新平臺建設、高價值專利及標準培育等方面邁出更大步伐,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內外部合作、開放創新,加大創新人才引入和培育力度,加快提高創新能力和實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打造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孵化器”
產業振興,百姓受益。除了科技創新之外,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更好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中的重要程度同樣不言而喻。
“我們正在積極推進‘兩化三園四重點’加快動能轉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孵化器’。”山東國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欒健告訴記者。兩化,即推動高質量的產業化和高水平的證券化。三園,即重點規劃建設三個特色經濟產業園,投資近10億元的中魯海洋創新產業園,是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首個綜合性智慧金槍魚創新產業園,已正式落地青島上合組織示范區,致力于打造成為上合示范區的標志性項目,目前一期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華特高端裝備產業園,目前已與濟南高新區簽署產業園項目進區協議,將進一步深化與山東大學產學研一體化成果運用,打造集高端裝備、新型環保材料、高新技術等為一體的創新技術企業集群;超越信息裝備產業園,建成后五年總產值過百億元,目前園區選址已獲濟南市支持,預計11月底掛牌。四重點,即抓好四項證券化重點工作,加快公司所屬的超越信息和中魯遠洋兩家公司上市步伐,對相關兩家上市公司實施戰略性并購重組。
在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兒童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的基礎上,針對央企、地方國企紛紛“搶灘”新能源產業賽道的高峰期,山東國投依托與山東大學密切合作的產學研優勢,發揮自身在高端裝備制造方面的產業特色,舉公司之力加快新能源產業布局,與國內新能源龍頭企業中國電力合作,出資7.65億元,控股51%,成立了國控新能源科技公司。實現了雙方技術共享、資源互補,在智慧能源、電力控制、新型儲能、波浪能發電等方面,為公司發展開辟了新賽道、塑造了新動能。
如今,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已拉開帷幕,山東國資國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曾召開省屬企業、市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全面落實全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和地方國資委負責人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研討班精神,謀劃我省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會議提到,要著力優化布局結構,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加大專業化整合力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深化開放合作,不斷提升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崔妮娜